新闻资讯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
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书怎么写

更新时间:2025-09-04点击次数:2

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书怎么写

  一、标题与称谓

  标题应明确为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书”,称谓写明受理部门(如“XX乡镇人民政府/街道办事处”)。

  二、正文内容

  1. 申请人基本信息:包括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身份证号、户籍地址及联系方式;

  2. 家庭状况说明:重点阐述劳动能力缺失原因(如残疾、疾病等)、收入来源断绝情况(如失业、无养老金等)及法定赡养义务人情况(如义务人死亡、丧失劳动能力等);

  3. 申请诉求:明确请求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,并依据《社会救助暂行办法》第十四条,说明需获得的基本生活、医疗、丧葬等救助内容;

  4. 承诺与签字:申请人需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,并签字按手印,注明申请日期。

  5. 注意事项:申请书需附身份证、户口本、残疾证、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,并遵循属地管理原则提交至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。

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是五保户吗

 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与传统五保户既存在关联又有所区别。

  2006 年,国务院发布的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》规定,老年、残疾或者未满 16 周岁的村民,无劳动能力、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,或者其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无赡养、抚养、扶养能力的,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,主要保障农村户籍居民在吃、穿、住、医、葬五个方面的需求。

  而 2014 年国务院公布施行的《社会救助暂行办法》,将城乡 “三无” 人员保障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,范围扩大到无劳动能力、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,或者其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人无赡养、抚养、扶养能力的老年人、残疾人以及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,不再区分农村和城市户籍。

  从法律效力而言,依据《立法法》,后出台的《社会救助暂行办法》法律效力高于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》,这意味着 “农村五保” 概念逐步被特困供养人员概念所取代。

  也就是说,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所涵盖的对象更为广泛,包含了城市中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,而传统五保户仅针对农村特定困难人群。

版权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,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侦探公司网提交信息,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。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! 特困人员救助 特困人员救助申请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书

Copyright © 2025 深圳市侦探事务所 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

ICP12345678 XML

网站二维码
关注

联系

400-888-8888

联系
顶部